在撰寫此篇故事時,正是大選結束紛爭不斷時,每天打開電視總是吵吵吵,吵得讓人心浮意煩,索性不看電視就不心煩,反正我平常也只固定收看幾個節目,每周必看的就是「CSI犯罪現場」,它的姐妹作「遇阿密」也很好看。
三月底時緯來日本台播出新戲「小甭島大醫生」,這部日劇讓我觀賞之後為之深深著迷,故事吸引人,主角也很吸引人,是我看過的日劇中最為喜歡也最受感動的一部。劇中,男主角原是大學附屬醫院的外科醫生,角色設定為一個全才型的優秀外科醫生,在一次緊急搶救兩位急診病患時,因太拘泥于醫院的既定程序,又加上先前第一次值夜班的實習醫生救治上的連番失誤,由他趕來接手救治時,卻只救回了一個人,另一個重傷女高生則來不及救治而魂歸西天,他自覺對不起那女高中生和家屬,便擔負起所有的責任。後來,他接受了來自離島的民生課課長的請求,離開擁有先進醫療設備的大學附屬醫院,到一切都從簡的離島診療所,想一切重新開始,可是因為在他之前到離島駐診的醫生們,有的是隨便敷衍看診,甚至還有庸醫誤人命的事發生,所以島上村民根本不相信診療所的醫生,所幸他來到不久即因及時救了一個急性闌尾炎的小孩,而獲得島上診療所的唯一護士和村公所派駐的行政人員的信任,就這樣只有一個醫生、一個護士和一名行政人員的離島診療所便開始運作。
在三個人的努力下,及他數次展現其精湛醫術救治了重癥村民後,逐漸獲得村民的信任和依賴,可是這時候那女高中生的記者哥哥,懷著他對妹妹見死不救的恨意來到這座離島,抱著要揭穿他假面具的心態,到處散播他之前的事件,讓村民開始對醫生心存疑念,卻在這時發生了因大雨引發山崩的意外,記者和兩個小孩被困在土石掩埋的車子里,村民趕來救出三人,結果記者和一個小孩因受傷而急需動手術救治,雖然看起來小孩的傷比較嚴重,但生命跡象穩定,記者表面看不出傷重但因頭部撞擊生命堪憂,所以醫生決定先救治記者再救小孩,雖然最後兩人都獲救了,但卻讓村民不諒解他,認為他和之前在大學附屬醫院發生的事件一樣,不管先達到的患者,只救後到的人,村民因情緒因素認為他有失醫德而趕他離開島嶼,而在此時他先前任職的大學附屬醫院有個病患指名希望由他執刀動手術,他便悄然地不告而別。
後來,他回到東京的大學附屬醫院,準備替那政要人士動胃癌手術,擔任他助手的正是當初那個實習醫生,那實習醫生因為之前事件的心結,故意假造錯誤的檢驗報告意圖陷害,而醫院里教授級的資深醫生更是暗中通知記者政要人士動手術的事,意圖手術失敗可以推諉;成功時可以搶功。即使如此他還是展現出他卓絕的技術完成這高難度的手術,當然功勞被搶走了,不過後來那實習醫生倒有出人意表的作為。但也在同一天,被他所救治的小孩和他的漁夫爸爸,來到了大學附屬醫院找到不告而別的他,向他傳達了村民們對于誤解他的悔意和希望他能夠再回到島上的心意。最後,他還是決定回到離島繼續為村民們服務。
上次在報紙上看到一段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一個好的故事可以延伸思考。而「小甭島大醫生」的故事讓我正好有這樣的感覺,忙碌的工作與生活會漸漸磨滅掉人們最初的理想與夢想。男主角在大學附屬醫院的忙碌工作狀況,讓他漸漸忘了他當醫生的初衷只是為了救助病患,因此女高中生的事件讓他深感自責,若略掉那些繁復的檢驗程序,憑他的能力做及時的處置應該是救得了那女高中生的,但整件事的錯並不在他,其實他也可以不必因自責而離開大學醫院,渡海到離島上重新開始,但也因此而找回了曾經迷失了的自己。也許對人才濟濟的大學附屬醫院而言,離開一個優秀的外科醫生並不算什麼,但對長期醫療資源貧乏的離島來說,得列一個德術兼備、在病危之時有能力救治他們的好醫生,讓原本應該被救活的生命不再輕易被放棄,是何其幸運之事。
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不是也有著相同的歷程?在失去的同時,是不是也在不同的地方得到另一種啟發?這啟發可能激起你生命不同的能量,找回最初的理想與夢想,找到真正的自己,或找回已快要迷失了的自己,這是這個故事很吸引我的地方。另外,劇中的演員們都各自將自己的角色詮釋得很成功,是另一個讓我喜愛的原因。演出男主角的吉岡秀隆,雖不是帥哥型的演員,卻演活了那個島上唯一的護士、也是女主角(柴崎幸)對他的第一印象——「他啊……呆呆的、一副不可靠的樣子」,以及後來診療所里的唯一行政人員對他的評語——「他對病痛總是很快就能察覺,但對其它的事就遲鈍得不得了」(他說的是女主角喜歡他,還為他吃醋,男主角卻毫無所覺之事),予人一種醫術了得但其它力面都很拙;很有趣卻又有一種非常吸引人的獨特魅力,我很喜歡。听說漫畫原著也很好看,我朋友看過,她說的,我沒看過漫畫原著,所以並不知道改編成戲劇後,兩者的內容差異在哪里,改天有機會來看看漫畫原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