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嫁姊夫 第6章(1)

書名︰不嫁姊夫|作者︰樂顏|本書類別︰言情小說

次日,是忙亂而悲傷的一天。

一大早,就有人陸陸續續登門吊唁六王妃,董琰一直陪在董崔氏身邊,女眷們哭靈完畢後,會走到一邊安慰董崔氏,說些「請節哀」的話。

偌大的京城,官宦女眷們很多,雖然每個人說的話都很類似,董崔氏卻不得不每個都道聲感謝。

第三天,董琬就落葬了。

她被葬在皇陵中的皇子皇孫墓區,佔了紀王府的一個位置,按照規矩,日後紀王逝世後,應該與他的這位原配嫡妻合葬。

皇陵距離京城頗遠,送葬隊伍無法當天折返,而且落葬之後,大郎、二郎作為孝子,還要守靈七天。

因為古有白發人不送黑發人的習俗,所以董從益和董崔氏夫妻作為長輩不能親自送女兒最後一程,又因為董家沒有其他男丁,作為董琬唯一的娘家至親,董琰就代表了董家人前去送葬。

而作為紀王的兄弟,九王爺蕭維欽是眾皇子中唯一一個一直陪伴在紀王身邊的人,他一直跟著忙這忙那,這個才十八歲的青年,在整個喪儀過程中,都表現得頗為成熟穩重、可圈可點。

皇陵附近有專門為皇家建立的行宮,當然,為了體現哀傷之意,這里的行宮都建得頗為簡樸。

當夜,來送葬的諸人便留宿在行宮里。

用完素淡的晚飯後,董琰請蕭維欽過來到偏廳一談,為了證明兩人的清白,她要丫鬢打開了所有的窗戶和門。

寒冷空氣不斷往屋里鑽,董琰凍得四肢都快麻木了,手心里捧著的暖手爐根本就暖不了她的身體。

明天,梅貴妃或許就要派人去她家提親了,她不得不冒險先見上蕭維欽一面,與蕭維欽當面把話說清楚。

蕭維欽走進門時,董淡正不時地小小跳著取暖,她穿著顏色素淡的衣裳,頭發上除了一根銀簪子,別無其他飾物,可越是素淡越能襯托出她那令人沉迷的柔美,就像在寒意剛消時悄悄綻放的花朵,女敕女敕的顏色,小巧的花瓣,讓人欣喜,也惹人憐愛。

蕭維欽停下腳步,解下自己身上的貂毛緞織錦斗篷,在董琰轉身的時候,輕輕為她披在身上。

兩人距離很近,董琰楞了一下,並未拒絕蕭維欽的這份體貼,她伸手拉緊斗篷,淡淡的沉香伴隨著溫暖的體溫包圍了她。

還好不是龍延香,董琰低著頭胡亂想著,雖然後人都說龍延香很名貴,好像還是皇室專用,但是她一點也不喜歡龍延香,她也不喜歡味道濃郁的檀香、麝香,蕭維欽的這個沉香還可以接受,她更喜歡的是清淡幽遠的花香,比如梅、蘭、荷等等,以後或許可以和蕭維欽商量一下用什麼香……

董琰的思緒飄得老遠,蕭維欽也不開口打斷她,兩人靜靜站在屋子中央,董琰低著頭,蕭維欽也低頭看著她。

「你真的想娶我嗎?」董琰忽然開口發問,打破了寧靜,說話的同時,她稍微後退兩步,拉開了一點與蕭維欽的距離。

蕭維欽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想了一下,才認真回答︰「起初不是那麼想,現在是有點想。」

這是什麼回答?

董琰忍不住抬頭看他,蕭維欽對她微微一笑,卻並沒有再解釋。

起初,梅貴妃主動對蕭維欽提起董琰,想讓自己的兒子娶這位禮部尚書府的二小姐,梅貴妃在後宮見過董琰幾次,覺得她是一個性格單純又活潑的少女,沒什麼城府,這種女子應該比較好掌握,而且通常不會太想完全掌控自己的丈夫。

但更關鍵的一點是,梅貴妃最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意,說她是善解人意也好,說她是諂媚也好,反正就是因為梅貴妃的這種機靈,文宣帝這麼多年才一直對她寵愛有加,從未冷落過。

在梅貴妃看來,當年文宣帝之所以把董琬嫁給紀王,而沒有讓董琬做太子妃,是因為董從益本來就是太子少師,他已經是太子黨,把董從益的女兒嫁給紀王,反而有利于拉近紀王與太子的關系。

文宣帝不是傻子,他其實很早就已經隱隱覺察太子與紀王之間並不像他們表面上那麼兄友弟恭,他們之間有些小嫌隙,就像靜海下的暗流,最後會發展成什麼樣,連皇帝也模不透,所以他只好盡可能用盡辦法來緩和他們的兄弟關系。

雖然總是說皇家無親情,但是皇帝也是血肉之軀,就算明知皇位爭奪起來,注定會是腥風血雨,但是每個在任的皇帝依然會希望自己的兒子們兄友弟恭、手足情深。

現在董琬過世,文宣帝需要一件大喜事來沖沖喜,女方最合適的人選就是董琬的妹妹,可要她嫁給誰呢?

其實文宣帝也想過要董琰續嫁給蕭維澤,自己這個六兒子似乎也挺喜歡董琰那小丫頭,而董琰嫁進紀王府,想必也不會虧待董琬留下的兩個兒子……但董琬畢竟新喪,讓董琰在孝期就立即嫁入紀王府為皇家沖喜,會不會被外人說三道四啊?外人也許會猜測,這兩人在董琬病重時就有了私情什麼的,這樣會不會有損自家小六的清譽啊……

就在文宣帝反復思量時,梅貴妃就在一旁推薦了自己所生的九皇子,畢竟董琬去世之前,梅貴妃就特地向文宣帝提過打算為蕭維欽迎娶董琰,當時文宣帝覺得自己的兒子們沒必要都娶董家的女兒,所以略過了梅貴妃的提議,現在文宣帝想起來,仔細一琢磨卻覺得這個提議挺好,這樣不但不會損害小六的清譽,還能拉近小九和小六的關系,畢竟這樣一來,兩人不僅是兄弟,還成了連襟。

梅貴妃的這份總是恰到好處的機靈討巧,讓文宣帝大為滿意。

梅貴妃是個聰明的女人,她不認為太子就一定會登基,歷史上被廢的太子不在少數,而且從一些蛛絲馬跡判斷,梅貴妃並不太看好當今的太子蕭維楨。

皇帝雖然看起來很看重自己的儲君,但皇帝內心到底是如何想,他到底真心偏愛誰,除了皇帝自己之外,恐怕沒有人比梅貴妃揣摩得更透徹、更清楚了。

就是因為這份透徹和清楚,所以梅貴妃完全沒有野心推自己的兒子上位,她只希望兒子能在未來的皇帝繼承人面前能過上好日子,而這個最終的勝利者無論是太子還是紀王,在梅貴妃看來,都沒有差。

如果是太子登基,那麼看在太子少師董從益的面子上,太子不會虧待董琰和她的丈夫。

如果是紀王登基,那麼看在亡妻的面子上,紀王也不會虧待董琰和她的丈夫。

只要蕭維欽不想爭權奪位,不去觸踫未來皇帝的底線,那麼他與太子和紀王之間的這點親近關系,就足夠維持他逍遙快活的生活了。

當然如意算盤容易打,實際做起來卻有點難,一開始蕭維欽並不想順從母親的安排,他以前听到過一些流言,類似「小姨子和姊夫」什麼的香艷故事,他听過好幾個版本。

梅貴妃沒辦法,決定讓蕭維欽親自去見見董琰,如果見了面,兒子還不滿意,梅貴妃就打算放棄自己的如意算盤,她不會勉強兒子娶一個他不喜歡的女人。

就因為這個原因,蕭維欽才會特地趕到蕭維澤的壽宴上,恰巧就在內書房前見了董琰。

董琰的外表在男人眼里很討巧,是屬于絕大多數男人都會喜歡的那種柔美、柔媚的漂亮,所以第一眼,蕭維欽算是滿意。

對于大部分男人,尤其是有權、有勢、有財富的男人來說,擇偶的標準可能有很多,但是絕不能少的一條,就是要好看、漂亮。

如果有個男人說他心甘情願娶一個外表平凡、甚至丑陋的女人,那只能說這個女人踫到千萬人挑一的絕世好男人,但這種男人,可遇而不可求。

蕭維欽是個養尊處貴的皇子,他的眼界自然很高很挑剔,董琰在外表上能讓他滿意,除了說明董琰的確美麗動人,也說明兩人之間還算投緣,起碼還沒有看彼此不順眼。

之後,蕭維欽注意到董琰的言行舉止,雖然看起來有些小迷糊,但總的來說還是很端莊正派,並非傳言中勾搭姊夫的狐媚子,這讓蕭維欽更加滿意。

董琰離開紀王府,蕭維欽得到消息後,也立即從紀王府告別,他是追著董琰的馬車走的,否則也不會那麼「剛好」救了董琰失控的馬車。

與董琰的想法一樣,蕭維欽也不喜歡胡亂指婚,在正式提親之前,他也想和董琰多交談幾句,多了解一下這個女子。

只是他沒想會遇上劉吉恩逞凶,而在馬車失控時,董琰雖然嚇得臉都白了,卻還能夠急中生智,懸賞求救,讓蕭維欽更加對她另眼相看,原來她的性格並不如外表那麼柔弱,遇事頗有急智和主見。

俗話說財帛動人心,一百兩可不是個小數目,在蕭維欽催馬趕來的時候,他看到路旁已經有幾名高壯有力的漢子正蠢蠢欲動想攔馬,拿下那百兩賞銀了。

所以,就算蕭維欽沒來,想必董琰最後也會獲救。她不是那種遇事只會嚶嚶哭泣的弱女子,這一點讓一向尊重與喜愛強者的蕭維欽尤其欣賞。

在蕭維欽看來,女子應該柔,但不要弱,總是指望別人替她解決問題的弱女子,會讓她身邊的男人活得很累。

在短短一日之間,蕭維欽對董琰的印象一變再變,而且是越變越好。

不過,蕭維欽雖然對董琰還算滿意了,他卻以為他的婚事會像其他年長的皇子一樣,要經過漫長的皇家禮儀,最短一年,最長兩三年才能舉行,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仔細了解董琰的性格為人,但是誰也沒想到董琬突然逝去,皇帝打算藉喜事沖晦氣,梅貴妃就把他和董琰推了出來。

這一切來得太快,別說剛剛穿越而來的董琰,就連蕭維欽這位見多識廣的皇子都有些疲于應付,倉卒之間並不能判斷這樁婚姻究竟是好還是壞。

董琰把蕭維欽剛才所說的那句話在心里琢磨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一些蕭維欽的意思。

他與她一樣,對這份婚姻也沒有百分百的信心。

董琰于是開口道︰「如果皇帝陛下真的指婚,我希望你婚後能夠尊重我,當然,我也會尊重你。」

「怎麼尊重?」蕭維欽反問。

董琰苦惱了,怎麼樣才算尊重呢?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我其實很羨慕我父母這樣的夫妻,沒有侍妾,沒有通房,只有簡單的夫妻二人。我知道,對于期盼多子多孫的皇室來說,我這個念頭大概是痴心妄想,而且你的府里已經有了兩名侍妾……那麼,那麼如果我以後因此而生氣,我希望你能體諒,當然,我也會盡量調整自己的情緒,但我希望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你能讓我好好獨處。」

如果必須要嫁入皇室,那她還是別奢望「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美夢了,保持自己的心態平靜,才能不把自己活活氣死,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擁有自己獨處的權利,否則天天看著自己的丈夫和那些小老婆卿卿我我,不被氣死才怪。